2024年3月上旬实盘配资网站论坛,路透社援引多名匿名知情人士称,美国在与俄罗斯探讨乌克兰局势期间,意外提出了能源合作的设想。披露的信息显示,该方案可能涵盖埃克森美孚继续参与“萨哈林1号”石油天然气项目,以及为“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”更换美国生产的燃机等技术设备。此次议题被认为出现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长期支持者史蒂夫·维特科夫访问莫斯科,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的过程中,并在返回后向白宫进行了口头报告。这一提议的出现,与长时间以来美俄关系因乌克兰问题陷入对立的背景显得格外突出。
事实细节
据路透社报道,史蒂夫·维特科夫于2024年2月底抵达莫斯科,访程持续三天。在与普京的会谈中,双方除讨论乌克兰战局外,还谈及能源领域潜在合作。美方设想的路径包括恢复埃克森美孚在俄远东“萨哈林1号”项目中约30%的原始权益,以及向“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”提供替代美国贝克休斯公司燃机的解决方案。自2022年美西方加大制裁后,当地建设进度受阻,至少两套关键液化生产线延迟交付超过9个月。俄方媒体此前曾报道,中船重工集团旗下广瀚燃机有望提供相关设备。
消息人士还称,美国在会谈中暗示,如果达成能源合作,未来可在部分领域放宽技术出口政策。关于制裁核心条款是否调整,美方并未作出明确承诺。这意味着这一计划的可行性极大依赖后续政治条件的变化。
多方反应
乌克兰政府官员在3月11日接受《基辅独立报》采访时表示,对任何可能增加俄罗斯能源出口收入的安排“坚决反对”,理由是俄联邦财政部2023年报告显示,海外能源销售为俄带来约8。4万亿卢布,占全年预算收入的40%以上。若美企直接参与,将在收益上间接支持俄的军事活动。
俄罗斯方面未就会谈细节作出公开确认,但诺瓦泰克公司发言人在3月初表示,正在评估多种燃机解决方案,包括“不同国家厂商生产的型号”。该言论被普遍解读为为与美企合作保留可能性。
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则在例行记者会上回避了相关提问,仅称“政府无法代表私人公民与外国领导人的会面发言内容”。
一些欧洲盟国也表达不安。一位参与北约能源工作组的德国代表称,如果美俄在能源上建立直接通道,将削弱欧盟统一施压政策,“欧方至少需要共同评估风险,否则制裁体系本身会被边缘化”。
战略分析
从历史经验看,美俄能源合作在冷战后曾屡次启动又中断。2000年代初,双方试图通过跨国油气项目稳定关系,例如萨哈林项目一期曾吸引多家美企投资,但地缘冲突往往成为阻碍。本次讨论若成形,将意味着在乌克兰冲突仍未结束的背景下,某种局部务实合作正在试探边界。
美国提出替换“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”的燃机供应,不仅是技术交易,还可能影响中俄能源技术互依格局。过去三年,中国船舶集团已经向俄交付船舶动力装备超过15台套,并在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方面形成独家优势。一旦俄方接受美国产品,将部分转移原本倾向中国的采购比例。美方动机可能包括削弱中俄能源链条深度,同时探索以经济利益换取俄方对欧战事做出政策调整的空间。
此策略面临三大制约:
1。 制裁法律框架难以快速调整;
2。 中俄已在2023年签署新的长期能源供应协议,年度天然气输送量目标提高至980亿立方米;
3。 美国内部对与俄恢复商业交易存在强烈政治分歧,尤其是在大选前夕。
前景研判
短期内,美俄能源合作可能停留在意向调研阶段。若无明确的制裁豁免文件,美企难以直接参与关键设施建设。中方技术替代能力近年快速提升,俄方对美国产品的依赖度已明显下降,这降低了美国施加影响的筹码。
中期来看,如果乌克兰战事进入冻结状态,美欧内部出现解除部分制裁的政治意愿,合作窗口才有可能真正开启。但这种情形需满足多重条件,包括但不限于战场态势变化、欧盟内部协调成功以及俄方对西方安全关切作出让步。
长期趋势上,美国借能源渠道削弱中俄关系的战略难以奏效。过去十年的全球能源贸易数据显示实盘配资网站论坛,地缘紧张往往促使受制裁国与替代伙伴加快一体化,而非相反。若该模式延续,美国推进此类计划不仅成效有限,还可能进一步加剧其与盟友间的不信任感,并削弱其在制裁联盟中的主导力。
赤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